8月17日上午,度假區于集鎮農業生態園內歡聲笑語,幾十名年輕人在一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人帶領下摘梨。
采摘、裝袋、裝車……汗水掛在年輕人的臉上,暖流涌上老人心頭。“謝謝你們幫我解決了困難!”老人說。
老人叫楊建友,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老黨員,這些年輕人是山東鑫建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員工。
楊建友1975年退役,今年74歲。1977年,他開始種植葡萄。“一畝園,十畝田”,雖然很辛苦,但經濟效益遠超大田作物。
2016年,于集鎮成立了農業生態園。在瓜果蔬菜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楊建友,承包了生態園的40畝地,種了30畝蟠桃、10畝梨。經過悉心照料,果樹很快結了果,由于蟠桃和梨的質量很好,周邊縣、市的批發商接踵而至。另外,楊建友還開辟了采摘區,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但是,疫情給楊建友的果品銷售帶了很大麻煩。今年,雖然他想千方設百計,但仍有一批水果沒有銷售完,他整天愁容滿面。
楊建友想起去年夏天聽說聊城有家愛心企業幫助果農銷售滯銷瓜果:“能不能聯系一下他們,讓他們幫幫我?”
通過多方打聽,8月16日,楊建友得知去年向果農伸出援手的愛心企業是山東鑫建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就與該公司總經理劉紀磊取得了聯系。
“沒問題,還有多少,我們公司包圓兒了!”
“估計有1000多公斤吧。”
“我們明天就組織員工去你那里采摘,放心吧!”
“謝謝您,劉總!”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楊建友心里一陣輕松。
第二天一大早,劉紀磊帶著50多名員工來到了楊建友的果園里,與早就等在地頭的楊建友見了面。“大爺您好,我父親也是一名退役軍人,見到您我感覺很親切。”兩雙大手握在了一起。
劉紀磊把員工分成5組,在楊建友的帶領下,20分鐘就把樹上的梨子全部摘完、過秤并裝車完畢。
“梨子一共1009公斤,這是錢,大爺你收好。”“謝謝你們。”楊建友與劉紀磊的手再次緊緊握在一起。
“去年7月份,朱老莊鎮趙樓村一名村民的桃滯銷,我們公司幫他銷售了1500多公斤。在辦好企業的同時,我們有責任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劉紀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