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天高云淡。鳥兒聲聲里,東阿縣的萬家村落從晨曦中醒來,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新景象。
希望,源于東阿縣行政新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近年來,東阿縣系統謀劃鄉村振興大棋局,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先行,因村制宜,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聯、治理相融、人文相親”和規模適度的原則,推行“六聯六促”新村運行模式,將全縣482個自然村優化調整為69個行政新村,發展壯大農業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東阿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頂層設計 擘畫振興宏偉藍圖
轱轆老井、掰棒子、跳皮筋、蕩秋千……如今,走在銅城街道王道口村,一面面生動的3D立體油畫墻,將人們的鄉愁再次喚起。
“這些圖畫,讓我想起小時候,在院子里和父母掰棒子,在地里看著父親趕牛耕地,在大樹下和小伙伴蕩秋千的場景,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對遠離家鄉在外打拼的游客王彥明來說,這里不僅有鄉愁,更有詩和遠方。
這個坐落在黃河岸邊的小鄉村,憑借著獨特的“文藝范兒”,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打卡。
而與此毗鄰的艾山村,則以“大美牡丹園”的文化名片呈現在游人面前。艾山村打造以牡丹觀光、果蔬采摘、餐飲娛樂為主題的休閑觀光旅游模式,讓沉睡的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成為東阿鄉村振興的一大亮點。
“三年來,我們嚴格遵循‘12345’工作思路進行謀劃、推進和落實,確保了鄉村振興工作方向不偏、重心不移。”東阿縣委書記雷霞說,圍繞這一工作思路,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東阿縣健全完善工作體制機制,確保了鄉村振興按照既定節奏有條不紊地推進。
每個村的資源、稟賦、經濟基礎都不一樣,如何做到差異化發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面對這個問題,東阿縣不搞“一刀切”,根據每個村的情況分類指導、分類推進。依據沿湖、沿河、沿水布局原則,東阿縣選擇“兩委”班子強、有特色產業、有文化內涵、有旅游資源的21個重點示范村,進行點上突破、差異打造,形成了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的良好局面。
新村融合 注入振興澎湃動能
鄉村振興的東風吹來,姜樓鎮徐樓新村煥然一新。
村里的道路修好了,房前屋后干凈了,干群溝通渠道順暢了,民生服務更優了,村民干勁更足了。
幾天前的一個中午,村民周廣亮氣喘吁吁地來到新村黨群服務中心。“我的貨車辦出入境通行證,需要蓋村委會的公章,聽說這里就能辦理,請問半天時間能辦理完嗎?”周廣亮焦急地問道。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工作人員利用智能電子印章系統,不到兩分鐘就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快捷的辦事速度讓周廣亮喜出望外,而在以前,他需要跑到5公里外的鎮上才能辦理。
幾公里外的陳店新村,戶外30多攝氏度的高溫,村民們正在寬敞涼爽的黨群服務中心大廳里等候著打疫苗。
在劉集鎮,385名網格志愿者行走在村莊的大街小巷,與群眾拉家常,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
群眾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東阿縣圍繞“高效、便捷、惠民”目標,每年拿出專項資金,保障每個鎮街至少新建、改建1處新村黨群服務中心,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網上服務平臺,下放70多項服務權限,簡化辦事流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高點謀劃、高位推進,東阿縣制定《東阿縣新村運行管理辦法》,著力強化新村黨委統領作用,打破自然村界限,創新實行多項改革措施,解決了多項在自然村難以解決的問題,起到了“1+1>2”的效果,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產業興旺 夯實振興牢固根基
眼下正是水果成熟的季節。一大早,魚山鎮張莊村“村里生態家庭農場”場主姚磊就來到地里打理蘋果。不一會兒,他就迎來了當天的第一批游客。
“果樹都是客戶認養的,我們負責打理,這不,蘋果熟了,他們都過來采摘。”姚磊告訴記者,2019年,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張莊村30畝土地,種植早熟品種“魯麗”蘋果,并創新推出了“果樹認養”“私人定制”等經營模式,在滿足城鎮居民對農村旅游觀光需求的同時,也為自己的農場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在銅城街道北京店新村的“就業工場”里,幾十位婦女正在縫紉機前忙得不亦樂乎。該村投資100萬元建設了“就業工場”,引進服裝加工企業,增加了就業崗位50余個,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牛角店鎮推進生態農業循環園區、小微產業園區“兩區同建”,流轉土地5000畝,引進企業5家,為金牛福苑新村及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人均月增收2500余元……
在推進行政新村融合過程中,東阿縣把產業培育作為鄉村振興的頭等大事,立足現有基礎,挖掘資源稟賦,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原則,整合涉農資金3000余萬元,扎實推進三產融合,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實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帶動了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推動了農民持續增收。
目前,東阿縣擁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16.5萬畝,“三品一標”品牌達到215個,國家級地理標志認證產品14個,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89家,家庭農場237家,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并成功創建“中國黃河鯉魚之都”,上榜“2021全國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名單。
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一路走來,東阿前行的步伐鏗鏘有力,前景可期。乘著振興的東風,東阿縣將繼續以產業謀振興,以點帶面,一步一個腳印,站在鄉村振興考場一線,答好鄉村振興的“時代考題”,向著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前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