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村里住,不備雨靴是不行的。別說致富了,因為‘路’,村里的小伙兒娶媳婦都成了難題;逢年過節大家都不好意思請親戚朋友來,感覺太丟人了。”9月5日,度假區李海務街道葛海村黨支部書記李延明說,今年村里通了平坦的水泥路,還修了排水溝,困擾村民已久的問題終于解決了。
葛海村位于望岳湖東,是聊城城南一處洼地,雨季積水嚴重。村莊中有8條道路,是村民外出、回家的必經之路。早些年,村莊道路年久失修,無排水溝渠,大坑小坑一個挨著一個,每逢雨雪天氣,村民出行就成了大難題。村民不得不在家里備上幾雙雨靴,以防雨天出行難。
“每逢雨天,村里都積水嚴重,且不易排出,村里的柏油路也被‘泡’壞了。”李延明說,積水最深時能有半米,因為看不清路面情況,村民騎車外出、送孩子上學“人仰馬翻”是常事。
“即便是晴天,這路也不好走。”李延明還舉了兩個例子,去年有人駕車進村探親,車里裝的10公斤雞蛋都顛碎了;不少年輕人都不敢帶女朋友回村。
不僅如此,就連外村的人也不想來葛海村。“以前收糧食的都不愿意來我們村,來了不敢裝滿車,一公斤麥子比其他村少給4分錢,原因就是村里的路不好走。”黨員楊德寶說,為此,不少村民對村干部有怨氣。
“村里的變化,還是沾了望岳湖的光。”村民葛召民說。
葛海村西的望岳湖,是聊城市水利史上投資最大的單體工程,也是全省南水北調續建配套工程征遷和建設難度最大的供水單元。水庫建設占了葛海村1500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地,相應地,度假區2020年大中型水庫移民安置補償工程落在了葛海村。
該項目總投資470萬元,涵蓋了葛海村內8條出行混凝土道路及居民排污管涵、污水井、葛譚溝部分渠道襯砌及橋梁建設。為了保障工程質量,村干部兩人一組,與施工人員一道,堅守在工程一線。
“經過雙方近3個月的努力,今年該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度假區水利工程指揮部項目負責人朱世剛介紹,項目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葛海村群眾的生活環境,體現了各級黨委政府對庫區群眾反哺政策的執行與落實。
路通了,氣順了,心安了。今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村班子成員全部高票當選。“村民對我們村干部認可了。”李延明說,如今村干部走在村里,都有村民主動打招呼。
村民楊德軍在村西頭經營一家小超市,里面放著一排雨靴。“以前貨少,品種也不多,遇到下雨天一家人還得穿著雨靴去村口把貨背回來,現在好了,不管多少品種,都是小貨車直送到門口。”楊德軍店里的雨靴也“下崗”了。
前不久,村民楊峻嶺的孩子帶著女朋友回村,買了整整15公斤雞蛋,楊峻嶺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