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星期日。上午9時,在開發區北城街道辦事處會議室內,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正陽正主持召開黨工委擴大會議,安排征地拆遷、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
街道干部“忙”起來,鄉村振興腳步“快”起來。近年來,北城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產業做強、鄉村變美、群眾致富的新路子,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北城模式,勾勒出一幅生機蓬勃的田園圖。
“北城優品”登上抖音平臺
“富硒鍋巴16.9元一袋,買一送一。”打開開發區北城街道官方抖音號櫥窗頁面,富硒鍋巴、香菇醬、杏鮑菇、剁椒茶樹菇等商品映入眼簾。在“北城娃”鍋巴鏈接頁面,一位網友評價說:“一直在這買,質量好、分量足、價格實惠。”
記者統計了一下,購物櫥窗里一共有26種商品,這些商品包裝上,都印有“北城優品”字樣。
“北城優品”是北城街道重點打造的區域公用品牌。北城街道農業資源豐富,很多群眾從事蔬菜種植、生豬和蛋雞養殖等,轄區有1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但同時,由于長期以來缺少有效組織,大家“各自為戰”,北城品牌的熱度始終不夠高。
“不能抱著水缸喊渴!”在街道黨工委牽頭指導下,今年3月,北城街道鄉村振興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正式成立。聯合社整合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資源,享有統一的資源調配權、生產管理權、產品統購統銷權等。在此基礎上,聯合社領導下的北城鄉村振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并實行專業化運營管理。
架構成立了,接著就是“裝內容”。北城鄉村振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北城轄區企業合作,整合正信原味醬油醋、國環火龍果面條、富硒鍋巴、魯昌原酒、構樹茶葉等系列農產品,打造“北城優品”區域公用品牌,提升產品品牌影響力,有效帶動了村集體和群眾增收。
街道建起農民電商直播基地
8月29日,在聊城濱河野生動物世界北100米處的農民電商直播基地里,北城街道干部劉鑫正帶著幾名工人調試設備,為基地正式投用做最后的準備。
走進基地大樓門廳,左右兩側是兩排商品展柜,醬油、香菇醬等商品依次排開。劉鑫告訴記者,基地正式投用后,主播將主要銷售這些產品。
建立農民電商直播基地,是北城街道發展電商經濟的一項探索。“與其他增收渠道相比,電商直播門檻低、見效快,而且北城街道農產品資源豐富,為直播帶貨提供了有利條件。”楊正陽介紹,今年以來,街道用好本地電商行業創業帶頭人資源,組織開展農民電商培訓。截至目前,共開展電商培訓14期,培訓學員近千名,培養本土優秀導師40多名。
在發展壯大主播隊伍的基礎上,北城街道對轄區一處廢棄校園進行改造,接入光纖網絡,購置直播設備,引入直播人才,建成了農民電商直播基地。基地有容納100多人的多功能培訓教室3個、容納40人的標準教室8個、專業電商直播間30個,同時配套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倉儲物流倉庫,能夠有效滿足直播帶貨需求。
“現在已經有30多人報名入駐,我們正在認真篩選。”劉鑫介紹,目前基地已經準備了150多種產品供直播銷售,預計年營業額超過500萬元。
村里有個鄉村記憶館
用來制作豆腐的石磨,存放嫁妝的老式衣柜……在北城街道蘇莊村村委會辦公室南側的一處院落里,記者看到很多老物件。“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把這個很有價值的院落保留下來,打造成鄉村記憶館。”該村黨支部書記孔令現告訴記者。
鄉村,承載著無數人的鄉愁。自2020年以來,北城街道共修建農村公路13800米,修建村級下水道53400米,打造“美麗庭院”示范戶2000多戶,鄉村面貌有了巨大改變。在抓好鄉村建設的同時,他們注意保留少部分老屋,避免千村一面,讓村民記得住鄉愁,讓鄉村更加宜居宜業。
此外,該街道深入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將北楊集烈士亭擴建為北城烈士紀念廣場。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紅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