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臨清市智卓紡織有限公司現代化紡織車間內,幾十臺意大利和德國產的紡紗機器整齊排列,白色棉線在機器的沙沙聲中飛舞成錠。
“今年我們投資6500萬元新建了年產3500噸棉紗項目,引進世界先進的紡織機械,產品質量、公司效益均實現大幅提升。”公司總經理陳景磊說。
智卓紡織的快速發展是聊城市紡織服裝產業不斷躍升的縮影。聊城市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契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呈現“質效雙升”的良好勢頭。
規劃引領 聚力推進 產業發展蹄疾步穩
“很多國外棉紡織企業因疫情停工,造成的市場空白幾乎全部由國內的產品來填補。”山東智德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恩芳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產品出口韓國、日本、印尼、美國和歐洲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出口增幅達60%,公司目前的發展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為推動全市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聊城市出臺《聊城市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19—2022年)》,規劃了強化棉紡織優勢、提升針織制品、拓寬毛紡面料、突破染整瓶頸、壯大服裝制造、打造高檔家紡、做強紡機裝備的產業布局,并成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專班,全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高端邁進。
為讓紡織服裝產業這棵“老樹”煥發青春,市工信局全力營造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今年4月份,聊城市與山東省紡織纖維產業鏈聯盟達成合作意向,成立山東省紡織纖維產業鏈聯盟聊城工作站。工作站專家不定期授課、接受咨詢,讓聊城市企業家對紡織服裝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發展趨勢有了更透徹的了解。另外,齊魯國際棉花交易中心聊城運營中心、中國纖維網聊城工作站等合作組織的成立,讓企業在原材料采購、設備更新等諸多方面有了便捷通道。
政府引導、專家指導,企業乘勢發展,全市紡織服裝產業的規模和效益不斷壯大、提高。市工信局輕工紡織產業科科長任云峰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企業數量達155家;上半年營收107.1億元,同比增長27%,全市紡織服裝產業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整合資源 合力攻堅 科技創新引領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5月20日,由臨清市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聊城市三和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正式獲批成立。“研究院將廣納行業專家和企業家,打造一流的紡織科研創新智庫,助推聊城市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三和紡織集團董事長宛秋生說。
三和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建設有紡織工藝技術理化指標分析實驗室,可開展抗菌抑菌紡織材料等課題研究與開發。研究院還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產學研活動、人才引進培養等,對全市紡織服裝產業技術創新起到了引領作用。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目前,重科技、重人才、重研發已成為聊城市紡織服裝產業的共識。
山東超越紡織有限公司在培養本公司科研人員的同時,與山東紡織學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攜手,成立了聊城市緊密賽絡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聊城市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紡紗技術重點實驗室,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公司在差別化纖維混紡紗線領域獨樹一幟,擁有國家專利7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企業能立于不敗之地,實現持續穩健發展,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必不可少。”公司董事長潘義泉說。
截至目前,臨清秋華紡織有限公司、山東暖頻道服飾有限公司等56家規模以上企業都建立了研發機構,山東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獲批“山東省智能紡織裝備技術工程實驗室”。
另外,聊城市紡織服裝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也由原來的山東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山東陽谷順達紡織有限公司、山東金號家紡集團有限公司3家,增加了山東超越紡織有限公司,達到4家,在全省名列前茅。
聚沙成塔 抱團發展 集聚效應持續增強
日前,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無錫市舉行,會上,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被列入“中國棉紡織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名單”;臨清秋華紡織有限公司、山東華興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被列入“中國棉紡織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名單”。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產業的發展,骨干企業的引領效應功不可沒。
經過多年的發展,聊城華潤紡織、日發紡機、三和紡織、冠星集團、飛泰紡織、金號集團、智德紡織、藝唐針織等一大批紡織服裝企業逐漸成長為全市乃至全省的骨干企業,并逐漸發揮出強大集聚效應:臨清市成為全球最大的蠟印布生產基地,被命名為“中國棉紡織名城”“中國蠟染名城”;聊城華潤紡織被命名為“中國棉紡精品紗生產基地”;冠縣已形成紡織—染整—服飾產業鏈;茌平家紡工業園企業集聚發展初具規模;陽谷手織、機織汽車坐墊占據國內車飾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壯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聊城市積極開展對標學習、雙招雙引活動,組織企業外出考察、學習、招商,接觸前沿行業發展動向。2019年,聊城市組織20多家重點企業赴杭州、寧波等地紡織服裝企業進行對標學習;2020年,組織30余戶重點紡織服裝企業家代表,赴泰安市華興集團、山東康平納集團考察學習;今年5月又組織企業家考察了河北高陽圖強紡織、三利集團等重點企業。
“通過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更加深刻認識到‘互聯網+制造’將成為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企業今后的發展思路更清晰了。”高唐縣鑫利源棉紡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階說。
項目建設歷來是產業發展的“牛鼻子”。任云峰介紹,聊城市立足紡織服裝產業長遠發展,目前正在全力推進臨清秋華紡織1500臺噴氣織機和14萬紗錠項目、冠星集團30萬紗錠高檔緊密紡項目等30余個全市重點項目建設,這些項目著眼于電子化、自動化、智能化等高端科技,將全面提升聊城市紡織服裝產業的層次和量級。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沐浴著新時代的朝陽,聊城紡織服裝產業這艘巨輪,正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