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72年的長路,一頭連著滿目瘡痍、積貧積弱、百廢待興的中國,一頭連著活力迸射、向著繁榮富強快步邁進的中國。
一段72年的時光,是中國人民歷經貧窮短缺、溫飽不足,最終進入小康社會的歲月。經歷無數風雨,熬過多少陣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走向偉大復興。
新中國成立72年來,國家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民主法治建設不斷進步,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社會建設全面展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扎實推進。
東阿縣緊跟黨的步伐,和共和國一起成長,緊緊圍繞省委“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和市委“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的目標要求,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工作姿態,以“要干就快干、要干就干成、要干就干好”的工作標準,以“勤勉敬業、敢于擔當、馬上就辦、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帶好隊伍、干好業務、防好風險、守好底線、樹好形象,同向、同力、心,凝聚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家業”更興旺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華潤生物產業園在生產5種高端生物醫藥的基礎上,將承接華潤生物20種生物藥的生產任務,著力打造全國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常青藤生物項目通過引入高端生物醫藥項目,打造現代生物藥綜合性研發和生產基地;冰點云倉項目以一站式冷鏈物流園為平臺,通過智能恒溫運輸車,全面滿足阿膠系列產品、疫苗、生物藥品、綠色食品等產品的分類存儲與運輸需求,助推大健康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一組組數據,見證著東阿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近年來,東阿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意識,以“420”工作為抓手,推動20個工業重點項目開工建設、20家骨干企業高質量發展、20個重點跟進意向項目簽約落地、20個民生項目全面開工。立足“康養東阿”定位,東阿縣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目前,華潤生物產業園、辰康藥業、澳潤制藥等26個大健康產業項目建設順利,廣東先康達生物科技、武漢紅桃K等15家醫藥企業落戶東阿,度拉糖肽、EPO注射液等130多個“藥字號”產品將在東阿投入生產,“東阿縣智慧居家醫養典型工作案例”作為山東省首批醫養結合典型案例之一在全省推廣。東阿縣以洛神湖康養帶為“軸”,以西部醫療康養區、東部醫藥產業區為“兩翼”,以阿膠街、曙光街、弘景街為“三線”的大健康產業格局加快形成,這不僅為建設“康養東阿”提供了強大支撐,更為聊城醫養健康產業集群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東阿縣持續強化“雙招雙引是經濟工作生命線”意識,按照“雙80%”要求,以項目為核心,一手抓親情鏈、一手抓產業鏈,線上云招商、線下不停步,高效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成果顯著。今年1—7月,東阿縣到位資金12.28億元;新簽約過億元項目17個,計劃投資額62.9億元;黨政主要領導外出招商54次,拜訪企業(機構)115家。
“家園”更美麗
——“雙輪驅動”建設花園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
近年來,東阿縣堅持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以建設花園城市為載體,通過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全力打造國際一流康養城,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讓城市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
城市更有高度。2016年,東阿縣堅持世界眼光、前瞻思維、高標定位,聘請國際一流專家團隊,編制了《東阿縣縣城總體規劃(2016—2035)綱要》,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2.5平方公里擴大到25.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由42.3%提高到49.82%,東部醫藥產業新城、西部康養產業新城迅速崛起,城市格局不斷放大、能級不斷提升,西倚聊城、東融濟南的步伐全面加快。
城市更有厚度。東阿縣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雜 技 文化、阿膠文化主題街道,進一步彰顯文化底蘊和城市魅力。開展“城市工作攻堅年”行動,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排水設施及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和易澇點整治等工程進度,持續打通“斷頭路”;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完成棚改安置房建設9000余套,改造老舊小區35個,保障性住房建設走在全市前列。
城市更有溫度。東阿縣牢固樹立“把群眾的事當成天大的事”理念,深耕城市管理,讓人民群眾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城市的溫度。東阿縣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升人性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智慧環保、智慧旅游上線試用;布局30個口袋公園、綠地“微景觀”,完善配套鄰里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采用海綿城市技術,對東阿廣場、洛神湖國家濕地公園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城區居住環境不斷提升。東阿縣先后被評為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百佳縣市”“中國城市品牌形象百優縣市”。
“家人”更幸福
——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東阿縣堅持把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不斷增進群眾福祉。
2020年,東阿縣民生支出達19.5億元,織牢織密民生保障網。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東阿縣城鎮增就業6752人,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完成全民參保登 記 工作,征繳各項社會保險基金4.95億元;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和城鄉低保標準。東阿縣在全市率先通過社會保險服務標準化試點省級驗收,率先完成敬老院“公建民營”改革;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連續3年居全市第一。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東阿縣3所化解大班額新建學校集中投用,招聘教師660名;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改薄項目7個,新建幼兒園4個;與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開展合作辦學,并順利通過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驗收。
醫療衛生事業持續提升。東阿縣人民醫院獲批國家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東阿縣中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東阿縣建立全市首個異地就醫網上備案系統,獲批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和省級健康促進示范縣。
文體事業繁榮發展。東阿縣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實現媒體資源有效整合和高效使用。建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處、鎮街分中心10處,村居站(所)實現全覆蓋;完成8個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建設,改造升級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8個;開展下鄉惠民演出627場,放映公益電影7600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東阿縣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聚力“七個堅定不移”“六個奮力突破”,以更堅定的信念、更無畏的勇氣、更昂揚的斗志、更深厚的情懷、更嚴實的作風,賡續奮斗、砥礪前行,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譜寫“阿膠名城、生態強縣、康養東阿”嶄新篇章,為聊城“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奮力實現在魯西大地率先崛起”貢獻東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