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昌府區緊緊圍繞“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重要決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這條主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推進網格化管理為切入點,全面發揮網格化社會治理效能,全力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推動服務群眾從“最后一公里”向“零距離面對面”的轉變,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
一個平臺 四級聯動
構建實體化運作工作機制
東昌府區根據共建、共治、共享原則,整合資源,與“智慧東昌”相結合,按照“綜治信息系統+雪亮工程監控平臺+網格化管理+N”模式,建立了科學規范、運轉高效、資源整合、配置優化的區綜治中心運行系統,進一步整合了“人、情、地、事、物”等各類信息資源。
該區通過指導鎮(街道)、社區、村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大“雪亮工程”探頭覆蓋密度,形成了以加強管理為核心、信息技術為支撐、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為載體和區綜治中心運行系統、各鎮(街道)綜治中心為樞紐的市、區、鎮、村四級聯動平臺,實現了四級基層治理多網融合、數據共享。
固本強基 精細管理
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
基層治理成于細、貴于精、強于專。東昌府區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精準化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該區大力推進“一網統籌”網格建立,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東昌府區實際,將全區城區基礎網格由320個增加到1490個,構建起網格全覆蓋、管理精細化、服務零距離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縮短了政府與群眾間的距離。
依托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平臺和手機App,該區將發現事件按照“前端發現報告—網上分級分流—部門限時辦理—全程跟蹤督辦—辦結回訪問效”閉環運行機制進行處理,形成跨層級、跨部門的網絡化工作機制,實現“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有效推動了問題的解決。
該區積極探索“行走網格”工作模式,組織區直機關、街道工作人員到網格擔任網格員,將服務重心下移,并以“紅旗驛站”、物管部門為依托建立網格服務站,進一步拉進與群眾間的距離。
黨建引領 全民參與
打造多元化協同共治格局
東昌府區積極推進“黨建+網格化”工作,結合城市居民小區“紅旗驛站”建設,構建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紅旗驛站)—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該區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通過開展志愿服務、黨員結對幫扶等方式,形成“組織引領、黨員帶頭、居民響應”的網格聯動服務模式,努力開創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局面。
該區按照一網運行、一格多員、多方聯動、精準服務的“1+1+N+X”模式建立網格服務隊伍,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多名兼職網格員和若干名執法人員,由網格長牽頭協調,公安、綜合執法、安全生產監管、環保等部門專業執法力量參與,進一步提升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