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
10月24日上午9時許,由聊城市科學技術協會攜手中國營養學會飲水與健康分會共同舉辦的“2021健康聊城與飲水健康高峰論壇”開幕,這是我市舉辦的首場關于飲水與健康的學術論壇。
“水在身體內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調節人體體溫、運送需要的營養物質,對大腦認知也有著重要作用,足量飲水還可以預防腎臟慢性病的發生。因此,我們首先要保證足量飲水,其次,還應健康飲水。”中國營養學會飲水與健康分會主委馬冠生分享的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識很受大家歡迎,“喝水要少量多次,早上起床后可以喝一杯溫水;在平時的生活中,成年人應以白開水和淡茶水為主,多喝含糖飲料會增加患肥胖病的風險。”
本次論壇以“飲水關乎健康”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加強我市在飲水與健康領域的研究,促進與飲水健康相關的產學研融合發展,提高大眾的飲水與健康知識水平。
“我國居民飲水量不足的現象較為普遍。2016年的飲水調查結果顯示,72%的成年人日均飲水量未達到我國居民的適宜攝入量。飲水過少引起的脫水狀態會降低認知能力和體能,增加泌尿系統疾病的患病風險……”來自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副研究員張娜對我國居民的飲水現狀表示擔憂,并就飲水量、飲水方式、飲水類型等方面的知識為大家進行了科普。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標準化與評價分會副會長陶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研究員張嵐、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王宓等專家,分別從各自的專業角度進行了交流發言。
與會人員認真傾聽,實時記錄專家的演講重點。來自鑫海綠源凈水設備有限公司的宋紅感慨地說:“非常幸運能有這次學習的機會。聽了各位專家對飲水知識的分享,我對‘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加強管理,給水城人民送去好水和健康。”
“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及飲水健康知識,實現全民飲水健康,對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姚清昌表示,飲水知識科普宣傳是市科協應該長期承擔的社會責任,市科協將進一步優化學術會議布局,積極搭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學術交流平臺,充分發揮學術交流對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為聊城人民的健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