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干什么呢,不定什么時候就‘咯吱’一聲,能不能注意一下!”“好不容易過個周末,多睡會兒覺也實現不了。”日前,東昌府區古樓街道金柱綠城小區微信群中這樣的抱怨,引起了古樓街道興華社區網格員于秀翠的重視。她立即去小區了解相關情況,力求把居民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
經過入戶調查,于秀翠發現矛盾點集中在一戶老人家中。原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總待在一個空間就比較容易煩悶,于是老人的老伴和保姆每天就把他從臥室扶到客廳看電視,晚上再扶回臥室休息。在挪動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碰到茶幾,茶幾移位就會發出較大的聲音,影響到樓下住戶。
于秀翠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從自己家中拿來防撞條,粘到老人家中的茶幾腿上,用來減緩摩擦聲。“影響到鄰居我們很不好意思,多虧了政府工作做得好,我們以后一定注意。”“沒事,大爺,我們知道你們不是故意的,咱以后還是好鄰居。”在于秀翠的幫助下,小區微信群又恢復了往日的和睦。
小區居民知道這件事情后,都對于秀翠耐心細致的工作表示贊賞。“居民遇到煩心事,我都會過來走訪。大家有需要幫忙的,也會和我說,給大家辦實事我心里很高興。”于秀翠表示。
鄰里糾紛、家長里短,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小區居民看來卻是天大的事。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東昌府區涌現出很多像于秀翠一樣的熱心網格員,他們踐行使命,勇于擔當,用耐心、細心和愛心解決居民急難愁盼之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