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安排專人對服務對象進行電話回訪,調研滿意度、收集建議,并及時反饋問題,將電話回訪內容寫進民生清單,這是陽谷縣提升群眾滿意度的舉措之一。
陽谷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民生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跟著群眾的需求走,傾聽群眾呼聲,制作民生清單、服務清單、問題清單,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作為服務群眾的切入點,著力打造“群眾滿意”品牌,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2019年,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陽谷縣位列全市第一。
環境整治
為群眾繪就“宜居圖”
“三夏”時節,記者走進博濟橋街道商坑村,該村往年亂堆亂放、塵土飛揚的“熱鬧場景”不見了蹤影,只見一排排柿子樹、桃樹、石榴樹迎風挺立。
這是陽谷縣深入推進鄉村文明行動綜合整治工作的縮影。“打掃好自家衛生,就是給美麗鄉村添磚加瓦,這已成為村民的共識。”博濟橋街道宣傳委員王逸秀說。
從去年開始,陽谷縣重點對“三大堆”、坑塘和空閑宅基地進行集中整治:清理三大堆11.5萬余處,硬化胡同21809條;整治坑塘1992個,平整空閑土地1.2萬余畝;清理斷壁殘垣、廢舊院落7542處,清理農村生活垃圾8.9萬噸、農業生產廢棄物6.7萬噸;種植經濟作物、綠化作物5600余畝,人居環境實現大幅提升。“現在,很多城里人吃完晚飯,就喜歡來村里走走,直夸這里是風水寶地。”75歲的商坑村村民商景德說。
服務下沉
“一次辦好”駛入快車道
“武書記,這兩天我們家自來水流出來的都是黑水,您有時間過來看看吧。”
近日,獅子樓街道紫石社區建工家園一居民向社區書記武模譚反映了這一問題。武模譚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聯系縣自來水公司派人維修。當天,小區打開消防栓向外排水,這一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確保了小區居民用水安全。
陽谷縣實行“一窗受理”“一次辦好”制度,下放窗口工作人員權限。加強對村級代辦員的業務培訓,及時解答企業和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群眾提供“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變“群眾辦”為“政府辦”。
文化惠民
家門口搭起大舞臺
“今天的演出中,沒想到來了這么多人,我們表演得更賣力了,群眾反響也很好。”在金斗營鎮文化下鄉演出現場,陽谷青年豫劇團團長閆勇說。為方便群眾觀看,陽谷青年豫劇團在社區搭建起演出舞臺。演出時,備有千把座椅,仍滿足不了群眾需要,不少群眾自帶椅子,還有的站著看演出……
“為了滿足群眾需求,我們適時調整了文化惠民演出計劃,將更多活動送進鄉村、送進社區。同時,我們積極引導群眾參與進來,讓文藝活動既有‘煙火氣’,又有生活味。”陽谷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徐保章說。陽谷縣創新文化惠民模式,實施了“文化惠民進基層文藝巡演”系列活動,通過精心組織,將18場高檔次、高水平的演出送到18個鄉鎮(街道),實現了縣域全覆蓋。演出累計惠及數萬名群眾,切實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