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唐縣人民醫院胸心泌尿外科收治了一名3歲的鞘膜積液患兒明明(化名),醫生通過腹腔鏡手術對他兩側均為封閉的鞘膜進行了封閉。術后患兒恢復良好,第二天即順利出院。
鞘膜積液是小兒泌尿外科常見病,指睪丸鞘膜腔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的囊性病變。鞘膜積液的出現是因為先天性腹膜鞘膜突在嬰兒出生前后未能閉合而形成一個鞘膜腔,從而導致液體的積聚、擴張而形成梨形的腔囊。如果鞘膜積液體積不大、張力不高,可不立即手術,特別是1歲以內嬰兒,尚有自行消退的機會。如果張力較高,可能會影響患兒睪丸血供而產生睪丸萎縮,建議手術治療。兩年前,明明被診斷為鞘膜積液,父母本來寄希望于孩子長大了就能恢復正常,可是兩年過去,依然沒有好轉跡象,于是他們帶明明到醫院接受治療。
經過接診醫生詳細檢查,明明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是目前國內治療小兒鞘膜積液安全有效的方法。經醫生詳細講解治療方法,明明父母當即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經過術前評估、麻醉評估,醫生在孩子入院當天即為其安排了手術。手術當中,醫生發現明明除了右側鞘膜未閉,左側鞘膜也沒有閉合,同時做了左側的鞘膜閉合術,避免了傳統手術的對側復發問題,手術僅用20分鐘就順利完成。術后當天明明就可以活動、進食,術后第2天順利出院。
據了解,小兒腹腔鏡鞘膜(或疝囊)手術可做到真正的高位結扎,因此效果較好。在腹腔鏡下,醫生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患兒腹股溝區的解剖結構,降低了手術可能帶來的損傷。通過腹腔鏡一次手術,醫生可同時探查雙側腹股溝區,便于發現對側隱性疝,且不會增加傷口,尤其適合雙側腹股溝疝患兒。另外,腹腔鏡手術創傷小、術后疤痕小、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患兒術后基本無明顯疼痛、恢復快,術后4小時即可恢復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