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7月17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2021年度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上,陽谷分局局長洪世濮的述職發言擲地有聲。
當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11個分局負責人、17個部門負責人就半年工作作述職發言。
根據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轉作風、改會風、開短會、說新話”的要求,本次述職發言會要求各位述職者將自己的發言時間嚴格限定在5分鐘內。
發言時間短了,對發言者的考驗增加了,幾位分局局長拋開原有材料,自己撰寫了新發言稿。陽谷分局建立由黨員組成的幫扶工作組,專門利用節假日對企業開展幫扶;東阿分局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業務工作有效銜接,開展“百年黨史天天讀,生態文明日日講”活動;高唐分局建立“黨建+攻堅”長效工作機制……發言中,一個個黨建創新亮點被展現出來。
在業務層面,各分局更是各有千秋。冠縣新建118個村級站點,實現了對鄉鎮管區空氣質量的月度考核;東昌府區投入1000萬元作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站的治理資金、績效獎勵,調動了基層的工作積極性;莘縣對59個縣控河流斷面實施生態補償機制;1—6月,東阿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等4項指標列全市第一位……
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講不得了。在講成績的同時,大家并不“遮丑”,而是將困難和問題都和盤托出。“上半年,轄區2項指標同比惡化。”“去年報送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的村,尚有部分設備未完全入戶。”“轄區臭氧濃度在全市排名落后,成為明顯的短板。”“督導落實、跟蹤問效不到位,缺少實地檢查和調研。”……
以后怎么辦,這是召開述職會的目的,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2021年是考核變化最大的一年,是對底線工作要求最嚴的一年,必須心無旁騖抓落實、持之以恒保底線、深入攻堅促成效。”高新區分局局長馮國光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莘縣將嚴格落實“九大專班、三張清單”工作機制,抓好PM2.5、PM10、臭氧協同控制,堅決打好空氣質量翻身仗;度假區將大力弘揚“心無旁騖、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深入攻堅”的作風,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實舉措、更大決心取得“十四五”開局之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新勝利……大家的發言底氣足、決心大、讓人振奮。
3個小時的述職會,開成了“比武會”、交流會、誓師會,開出了比學趕超的新氣象。